时值“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时节,北国寒气未消,而地处桂中的南国新城——来宾已然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今年学校开学晚,学生于2月底集中返校,来自祖国各地的万余名大学生,瞬间让红水河畔新建的院校——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充满了青春的色彩和律动。 可贵的是,校园里的鸟儿和花花草草仿佛通了人性似的,想着法子给莘莘学子一些惊喜:进了校门,枝繁叶茂的榕树上鸟儿在欢唱,它们用歌声和舞蹈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广场上,一列列“迎宾树”热情不减,用自己与寒冬抗争过保存下来的绿意,让人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就连湖畔那一大丛女贞树,也以藤蔓上依旧茂密但少了些许青绿的叶子,让青春勃发的学子看到它曾经努力的样子。在楼栋之间绿化带的杜鹃和月季,急切地想用一朵朵粉红色的花朵表达内心的欢喜,尤其暖阳之下,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最受鸟儿青睐的,要数枝头上还挂着密密麻麻果实的桂树和几陆文清棵四季结果的番石榴。对鸟儿来说,校园是它们绝对安全的乐园,能够极大地满足它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它们可以尽情狂欢、自由自在地放声歌唱,累了渴了就享用人类提供的果实。 这么说来,它们是很幸福的。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众多学生选择了我们学校,首先我们教师就有义务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让他们有安全感,然后全身心投入到求知过程中。同时,我们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气氛和环境,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棵草木、每一个角落都发挥着启智育人的作用。 这是我们应坚守并要努力做到的。 其实,熟悉广科师历史的人都知道,学校始建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后几经易名,并先后从宜山搬迁至柳州再到来宾,办学历程充满曲折艰辛,可谓筚路蓝缕,催人奋进。来宾建市之初,校园所在地还是一片甘蔗林,是素有“天下来宾,来者上宾”气慨的来宾人民用真情、热情倾全市之力拥抱和接纳她,以“交钥匙”工程的方式为学校发展腾飞奠定基础。所以,作为来宾市内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广科师可谓天生娇贵,仿佛桂中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人们的宠爱。也正是如此,2012年学校得以顺利从柳州迁到来宾办学,并于2015年成功升为本科院校。 该校上下开足马力开展一系列转型发展和建设提升工程,不到八年的时间,无论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校园软硬件建设等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学校的变化日新月异,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日益扩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时刻心怀感恩,没有理由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多尽一份责、多出一份力。这是教育的本质和职责所在,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期待。也只有这样,我们这座红水河畔的象牙塔才能够不断滋养这个城市,成为这座城市人文素养和形象魅力的一道靓丽风景。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愿学校与这座城一样越来越美好,正如我在一首词里写的: 麒麟山还在深情地等待/朝阳渲染大地的豪迈/天下来宾/来者上宾/多么宽广的胸怀/包容五湖四海/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献出心中的挚爱/ 红水河依旧留恋又徘徊/青春承载学府的未来/启智育人/博识敦行/一脉相承的情怀/引来百花盛开/来吧来吧/逐梦的学子/绽放人生的精彩/ 啊——/菁菁校园/桃李芬芳誉桂中/书香氤氲的舞台/红水河畔的荣光/伴你奔向无垠的星辰大海/生命永恒/焕发动人光彩/
|